1.一种抗扰PI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构建抗扰PID控制结构,所述抗扰PID控制结构包括前置滤波器F(s)以及PID反馈控制器C(s);所述前置滤波器F(s)用于实现对跟踪信号的平滑滤波,所述PID反馈控制器C(s)用于实现对控制系统的闭环控制;
步骤S2、对已建立的抗扰PID控制结构,通过控制系统设计的抗扰控制进行结构图的等效变换,所述等效变换包括反馈等效变换以及等效单位反馈变换,得到前置滤波器F(s)的构成以及PID反馈控制器C(s)的构成;
步骤S3、根据被控系统的相对阶次确定所述抗扰PID控制结构的最终形式;
步骤S4、选取所述抗扰PID控制结构的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扰PI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前置滤波器F(s)的构成为:其中, 为期望闭环系统,τc表示期望闭环系统的时间常数; 为扰动估计滤波器,τq表示扰动观测器的时间常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扰PI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PID反馈控制器C(s)的构成为:所述PID反馈控制器C(s)具有PI-PD形式;
其中,PD控制器的形式为Cpd(s)=kpd(1+kds),所述PD控制器与被控对象G(s)串接,并使G(∞)Cpd(∞)=HR(∞),以实现对被控对象G(s)的高频串联补偿;PI控制器的形式为所述PI控制器为扰动观测器的等效形式,所述PI控制器的参数直接由τc和τq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扰PI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为:根据被控系统的相对阶次l=r.deg[G]确定所述抗扰PID控制结构的最终形式,具体包括:当l=1时,有:
其中,b*/a*为被控对象G(s)的高频增益,即G(∞)=b*/a*;
当l=2时,有:
其中,b*/a*为被控对象G(s)的高频增益,即G(∞)=b*/a*;
当l>2时,则对被控系统进行降阶,并转化为l=1或者l=2的情况进行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扰PI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具体为:根据控制系统设计的快速性指标确定时间常数τc,并使 等于期望闭环系统HR(s)的带宽;选取 作为所述抗扰PID控制结构的参数,其中, 为扰动估计滤波器Q(s)的带宽。
6.一种抗扰PID控制器的设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PID结构构建模块、等效变换模块、形式确定模块以及参数选取模块;
所述PID结构构建模块,用于构建抗扰PID控制结构,所述抗扰PID控制结构包括前置滤波器F(s)以及PID反馈控制器C(s);所述前置滤波器F(s)用于实现对跟踪信号的平滑滤波,所述PID反馈控制器C(s)用于实现对控制系统的闭环控制;
所述等效变换模块,用于对已建立的抗扰PID控制结构,通过控制系统设计的抗扰控制进行结构图的等效变换,所述等效变换包括反馈等效变换以及等效单位反馈变换,得到前置滤波器F(s)的构成以及PID反馈控制器C(s)的构成;
所述形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被控系统的相对阶次确定所述抗扰PID控制结构的最终形式;
所述参数选取模块,用于选取所述抗扰PID控制结构的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抗扰PID控制器的设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等效变换模块中,所述前置滤波器F(s)的构成为:其中, 为期望闭环系统,τc表示期望闭环系统的时间常数; 为扰动估计滤波器,τq表示扰动观测器的时间常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抗扰PID控制器的设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等效变换模块中,所述PID反馈控制器C(s)的构成为:所述PID反馈控制器C(s)具有PI-PD形式;
其中,PD控制器的形式为Cpd(s)=kpd(1+kds),所述PD控制器与被控对象G(s)串接,并使G(∞)Cpd(∞)=HR(∞),以实现对被控对象G(s)的高频串联补偿;PI控制器的形式为所述PI控制器为扰动观测器的等效形式,所述PI控制器的参数直接由τc和τq确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抗扰PID控制器的设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式确定模块具体为:根据被控系统的相对阶次l=r.deg[G]确定所述抗扰PID控制结构的最终形式,具体包括:当l=1时,有:
* * * *
其中,b/a为被控对象G(s)的高频增益,即G(∞)=b/a;
当l=2时,有:
其中,b*/a*为被控对象G(s)的高频增益,即G(∞)=b*/a*;
当l>2时,则对被控系统进行降阶,并转化为l=1或者l=2的情况进行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抗扰PID控制器的设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选取模块具体为:根据控制系统设计的快速性指标确定时间常数τc,并使 等于期望闭环系统HR(s)的带宽;选取 作为所述抗扰PID控制结构的参数,其中, 为扰动估计滤波器Q(s)的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