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能够防止中药液洒出的中药溶液罐装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将中药溶液罐装到容器本体内;第二步、转动容器盖而将容器盖螺纹连接到容器口上到容器盖上的密封塞插入到容器口内且密封塞同容器口之间存在间隙的位置;第三步、使容器本体的容积缩小从而使得容器本体内的液位上升到淹没住密封塞上的弹性密封环且溶液仍旧全部位于容器本体内;第四步、进一步转动容器盖而增加密封塞的插入深度到弹性密封环同容器口内的同弹性密封环配合的密封面密封抵接在一起的位置;第五步、松开使容器本体的容积缩小的挤压作用;第六步、再进一步转动容器盖使得密封塞插入容器口内的深度增加,从而增加弹性密封环的变形量以提高密封效果;第六步中由于密封塞的插入而导致的容器本体容积的降低量通过容器本体的向外扩张来进行补偿;第四步中插入密封塞的过程中经弹性密封环和容器口之间溢出的中药溶液全部储存在密封塞、容器口和弹性密封环所形成溶液储存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防止中药液洒出的中药溶液罐装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使容器体积变小的方法为在容器上设置孔,在孔上密封连接能够弹性伸缩的弹性孔盖盖住孔,通过朝容器本体内顶弹性孔盖而使得弹性孔盖朝向容器本体内部伸长从而实现容器本体容积的缩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够防止中药液洒出的中药溶液罐装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六步中容器本体的向外扩张为通过弹性孔盖的弹性复位和弹性孔盖的朝向容器本体外部的变形来实现。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能够防止中药液洒出的中药溶液罐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口中的同弹性密封环配合的密封面为上端大下端小的锥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够防止中药液洒出的中药溶液罐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容器口位于密封面上方部位的内直径大于所述弹性密封环的外直径,容器口位于密封面上方部位的内直径大于所述密封面上端的内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