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含硼锆无取向高硅钢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薄板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含量为:Si 4.5~6.9%,B 0.03~0.05%,Zr 0.04~0.06%,C<0.01%,Mn<0.01%,P<0.01%,S<0.01%,N<0.003%,O<0.003%,余量F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薄板厚度为0.15~0.2mm。
3.权利要求1所述含硼锆无取向高硅钢薄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冶炼、锻造、热轧、酸洗、温轧、中间退火、酸洗、深冷轧制、连续退火的步骤,其中,所述温轧的步骤为:将经热轧和酸洗处理后的板材利用四辊冷轧机进行温轧,温轧工艺过程为逐级降温轧制,其中,第一阶段将轧板加热至680~750℃,同步温轧至1.5~
2.2mm,道次压下率10%~12%,轧制力为190~210kN,轧机的上下辊辊速恒定为0.08~
0.1m/s;第二阶段将轧板加热至580~650℃,异步温轧至1.0~1.3mm,道次压下率为7%~
9%,轧制力为150~170kN,在这一阶段对轧板进行异步温轧,异速比为1.1~1.3,下辊为慢速辊,辊速始终保持恒定,上辊为快速辊,根据异速比调整上辊辊速,下辊辊速为0.1~
0.3m/s,上辊辊速为0.13~0.33m/s;第三阶段将轧板加热至480~550℃,同步温轧至0.4~
0.6mm,道次压下率为4%~6%,轧制力为90~110kN,在这一阶段对轧板进行交叉温轧,即每隔两道次进行旋转90°横轧;每个道次结束后迅速将轧件放回加热炉中,保温1~3min;
所述深冷轧制步骤为:将经中间退火和酸洗处理后的板材进行深冷轧制:利用四辊冷轧机进行8~10道次深冷轧制,压下率达到50~75%,轧至高硅钢薄板厚度为0.15~0.2mm;
在深冷轧制之前,开启轧辊,零载荷轮转,利用轧机氮气冷却喷枪对轧机的上下工作辊进行冷却,实现轧辊表面温度-180~-100℃;每道次轧制之前,需将轧板置于液氮中冷却使高硅钢轧板温度在-180~-100℃;冷却后,迅速取出进行深冷轧制;所述轧机辊速为0.06~
0.1m/s,轧制力为150~200kN,首末道次的压下率为4%~6%,中间道次的压下率为10%~
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冶炼步骤为:采用真空感应炉浇注高硅钢铸锭,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含量为:Si 4.5~6.9%,B 0.03~0.05%,Zr 0.04~
0.06%,C<0.01%,Mn<0.01%,P<0.01%,S<0.01%,N<0.003%,O<0.003%,余量Fe。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锻造步骤为:采用空气自由锻成40~
50mm厚的方坯,锻造温度为1180~1250℃,保温时间按1~3min/mm×铸锭厚度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轧步骤为:将锻坯进行热轧,加热温度为1150~1200℃,保温时间按1~3min/mm×坯厚控制,保温后在二辊可逆实验热轧机上进行无润滑热轧并经10~12道次热轧至2.5~3.5mm,开轧温度为1100~1150℃,终轧温度为870~900℃,然后空冷至室温。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洗步骤为:采用5%~8%浓度盐酸溶液对热轧板及中间退火板进行酸洗,酸洗温度为50~70℃,酸洗时间为10~20min,去除表面氧化铁皮。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退火步骤为:中间退火温度为950~1000℃,保温30~50min后水冷至室温。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退火步骤为:采取两阶段逐级升温退火工艺,先以3℃/s的速率加热至800~900℃,保温时间为2~3min,再以5℃/s的速率加热至1000~1100℃,薄板保温时间为3~5min,通入氮气防止氧化,然后空冷至室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