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考虑风电接入的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系统主网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基于灵敏度因子的NLI指标确定柔性直流电网研究的关键节点和重要支路,同时提出利用风电机组耦合系数对NLI指标进行修正;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步骤(1)确定待研究交直流混联系统的内网节点;
步骤(2)建立完整的有功类和无功类灵敏度因子数学模型,并分析不同潮流算法、支路参数和平衡节点选择对灵敏度分析的影响;
步骤(3)提出关于内网节点的NLI指标的计算及排序方法;
步骤(4)利用风电机组耦合系数对NLI指标进行修正;
步骤(5)针对步骤(4)将小于规定阈值的节点并入原内网节点系统构成主网,即进行扩展建模,并利用在线匹配算法确定新并入节点的当前状态;
步骤(6)通过外网线路开断的分布因子,即线路导纳灵敏度,对排序结果进行校验;
步骤(7)通过对比主网节点和外网节点最严重的故障下的功角曲线验证主网划分的有效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风电接入的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系统主网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确定待研究交直流混联系统的内网节点,具体过程如下:步骤(1.1)将内网节点选为柔性直流电网的换流母线节点,即PCC点;
步骤(1.2)给出主网划分的依据和策略,以及精度分析方法;研究待等值的外部系统与待研究系统相关联的节点或支路,分析其对内网的稳态和动态性能的影响,将其保留在主网模型中,以防因消去而使模型失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风电接入的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系统主网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建立完整的有功类和无功类灵敏度因子数学模型,并分析不同潮流算法、支路参数和平衡节点选择对灵敏度分析的影响,具体过程如下:步骤(2.1)计算第一类灵敏度因子—联络线有功潮流相对于外网发电机、负荷有功功率变化灵敏度因子;
步骤(2.2)计算第二类灵敏度因子—边界节点电压幅值和联络线无功潮流相对于外网发电机端电压、外部母线无功负荷、变压器变比灵敏度分布因子;
步骤(2.3)第一类灵敏度因子、第二类灵敏度因子分别利用PQ分解法潮流中的有功、无功解耦线性化模型加以计算;
步骤(2.4)在分析灵敏度因子时,考虑了潮流算法、支路参数及平衡机选择影响因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风电接入的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系统主网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提出关于内网节点的NLI指标的计算及排序方法,具体过程如下:步骤(3.1)推导关于内网节点的NLI指标的解析表达式,分别编写相应程序;
步骤(3.2)根据步骤(2)的灵敏度分析,确定联络线功率或边界节点电压相对于外网元件的解耦线性分布因子;
步骤(3.3)经规格化后将分布因子与事先规定的某一阈值相比较,小于要求的阈值则并入原内网节点系统构成主网,超出此阈值的支路或发电机被认为是对内部系统影响大的外网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风电接入的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系统主网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利用风电机组耦合系数对NLI指标进行修正,具体过程如下:步骤(4.1)建立风力发电机节点间的耦合系数模型;
步骤(4.2)对于风力发电场,考虑风功率波动、风电机组的控制模式、故障穿越工况对相应的NLI指标的解析式进行修正;
步骤(4.3)根据步骤(4.1)的耦合系数,将与现有主网中发电机组强耦合并符合步骤(4.2)中NLI指标要求的风电场纳入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