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工程岩体围岩完整性及松动圈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囊测试装置,气囊测试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气囊(5),设置有向气囊(5)中充气的气囊充气管(8),气囊(5)充气后与钻孔(11)的内壁紧密贴合并在钻孔(11)内间隔形成密闭区段,还设置有向密闭区段中充气的钻孔充气管(9),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01,在工程岩体(3)围岩测试处利用成孔钻机进行施工,开设形成测试用的钻孔(11),钻孔(11)开设完成之后进行清孔;
步骤1002,将气囊测试装置放入钻孔(11)内,并首先将气囊测试装置的内端置于钻孔(11)的尽头处;
步骤1003,对气囊充气管(8)进行充气,气囊(5)膨胀后在钻孔(11)内形成用于测试的密闭区段;
步骤1004,向钻孔(11)内的密闭区段进行充气,并充至预定气压并记录将密闭区段充气至预定气压所需要的气体流量;
步骤1005,通过岩体完整性判断流程确定钻孔(11)内当前密闭区段中岩体的完整性;
步骤1006,判断当前密闭区段是否测试完毕,如果测试完毕,执行步骤1007,如果当前测试区段未检测完毕,返回步骤1005;
步骤1007,判断当前密闭区段所在的钻孔(11)是否测试完毕,如果测试完毕,执行步骤
1009,如果当钻孔(11)未检测完毕,执行步骤1008;
步骤1008,将气囊测试装置向钻孔(11)的开口处外移,并返回步骤1003,进行该钻孔(11)内下一区段的测试;
步骤1009,当前钻孔(11)测试完毕,得到当前钻孔(11)中整体的完整性数据,然后将气囊测试装置从该钻孔(11)中取出,进行其他钻孔(11)的测试;
步骤1005所述的岩体完整性判断流程,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05‑1,确定完整岩体下相同长度密闭区段达到预定压力所需的流量V0;
步骤1005‑2,确定钻孔(11)内当前密闭区段达到预定压力所需流量Vp;
步骤1005‑3,根据流量参数得到岩体完整性的参量K1,K1= V0/Vp;
步骤1005‑4,对当前密闭区段的围岩进行摄录;
步骤1005‑5,确定当前密闭区段的表面积So;
步骤1005‑6,确定当前密闭区段中破裂区域的表面积Sp;
步骤1005‑7,根据面积参数得到岩体完整性的参量K2,K2=(So‑ Sp)/So;
步骤1005‑8,得到岩体完整性的参量K,K=(K1+ K2)/2;
步骤1005‑9,根据参量K的数值对岩体完整性进行定义;
在所述的步骤1005‑9中,岩体完整性定义判据为:当K>0.75时,将当前密闭区段的完整性定义为完整岩体;
当0.55<K<0.75时,将当前密闭区段的完整性定义为较完整岩体;
当0.35<K<0.55时,将当前密闭区段的完整性定义为较破碎岩体;
当0.15<K<0.35时,将当前密闭区段的完整性定义为破碎岩体;
当K<0.15时,将当前密闭区段的完整性定义为极破碎岩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岩体围岩完整性及松动圈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气囊(5)之间由气囊充气管(8)以及钻孔充气管(9)连接并连通,气囊充气管(8)以及钻孔充气管(9)同时连接在任意一个气囊(5)的端部并延伸至钻孔(11)外部,并与气源连接,在连接两个气囊(5)的钻孔充气管(9)表面设置有钻孔出气孔(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岩体围岩完整性及松动圈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气囊(5)内部设置有一组内管,内管的两端分别与设置在气囊(5)两端的连接端头(4)对接;
内管设置有两条,分别与气囊(5)外部的气囊充气管(8)以及钻孔充气管(9)对应,气囊充气管(8)以及钻孔充气管(9)通过连接端头(4)与气囊(5)中相应的内管实现对接;在与气囊充气管(8)对应的内管表面开设有气囊出气孔(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岩体围岩完整性及松动圈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气囊充气管(8)位于钻孔(11)外部的区段上连接有气囊充气管阀门(1)以及气囊充气管压力计(2);在钻孔充气管(9)位于钻孔(11)外部的区段上连接有钻孔充气管阀门(14)、流量计(13)以及钻孔充气管压力计(1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岩体围岩完整性及松动圈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充气管(8)以及钻孔充气管(9)均为对接的多段,在气囊充气管(8)或/和钻孔充气管(9)的表面设置有刻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岩体围岩完整性及松动圈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11)的直径大于42mm,钻孔(11)的孔深大于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