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数控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床床身(2)、机床大托板(4)和机床液压尾座(11),所述机床床身(2)的左侧端部安装有机床主轴箱(1),所述机床床身(2)的前侧设置有机床数控操作台(6),所述机床床身(2)的顶部且位于机床主轴箱(1)的右侧设置有机床导轨(7),所述机床导轨(7)包括沿机床床身(2)长度方向水平设置的第一一字形托板导轨(23)、第一倒V字形尾座导轨(24)、第二一字形尾座导轨(25)和第二倒V字形托板导轨(21),所述第一一字形托板导轨(23)位于机床床身(2)的前部最外侧,所述第二倒V字形托板导轨(21)位于机床床身(2)的后部最外侧,所述第一倒V字形尾座导轨(24)和第二一字形尾座导轨(25)均位于第一一字形托板导轨(23)与第二倒V字形托板导轨(21)之间,所述第一倒V字形尾座导轨(24)与第一一字形托板导轨(23)平行且相邻,所述第二一字形尾座导轨(25)与第二倒V字形托板导轨(21)平行且相邻,所述机床大托板(4)跨骑在第一一字形托板导轨(23)与第二倒V字形托板导轨(21)之间且能够沿着第一一字形托板导轨(23)和第二倒V字形托板导轨(21)滑动,所述机床大托板(4)的前后两侧均水平设置有大托板滚动机构(3),所述机床大托板(4)上设置有机床小托板(5),所述机床小托板(5)的前侧设置有机床刀架(18),所述机床小托板(5)的后侧设置有机床加工单元;所述机床液压尾座(11)跨骑在第一倒V字形尾座导轨(24)与第二一字形尾座导轨(25)之间且能够沿着第一倒V字形尾座导轨(24)和第二一字形尾座导轨(25)滑动,所述机床液压尾座(11)上设置有尾座锁紧机构(10)和尾座锁紧压板(8);所述机床床身(2)的后侧且位于第二倒V字形托板导轨(21)的下方设置有Z向传动丝杠(9),所述Z向传动丝杠(9)和第二倒V字形托板导轨(21)相平行;
所述大托板滚动机构(3)包括滚动机构支架(3‑1)、滚针轴承(3‑2)、滚动机构轴销(3‑
3)、碟簧(3‑4)、碟簧垫帽(3‑5)和滚动机构调整螺栓(20),所述碟簧垫帽(3‑5)设置在滚动机构支架(3‑1)的外端,所述碟簧(3‑4)由多个碟簧片相对叠放组成,所述碟簧(3‑4)套设在滚动机构支架(3‑1)的外端圆柱上,所述滚针轴承(3‑2)和滚动机构轴销(3‑3)均设置在滚动机构支架(3‑1)的内端,所述滚针轴承(3‑2)通过滚动机构轴销(3‑3)与滚动机构支架(3‑
1)固定,所述滚动机构调整螺栓(20)位于碟簧垫帽(3‑5)的外侧,所述滚动机构调整螺栓(20)与机床大托板(4)螺纹连接,所述滚针轴承(3‑2)与机床导轨(7)滚动接触;
所述尾座锁紧压板(8)设置在尾座锁紧机构(10)的下部,所述尾座锁紧机构(10)包括T型锁紧螺栓(10‑1)、锁紧油缸缸体(10‑2)、锁紧油缸活塞(10‑3)、紧固螺帽(10‑4)和限位衬套(10‑5),所述锁紧油缸活塞(10‑3)和限位衬套(10‑5)均设置在锁紧油缸缸体(10‑2)内,所述限位衬套(10‑5)位于锁紧油缸活塞(10‑3)的下方,所述T型锁紧螺栓(10‑1)的上部依次穿过锁紧油缸缸体(10‑2)的底部和锁紧油缸活塞(10‑3)的中部,所述紧固螺帽(10‑4)设置在T型锁紧螺栓(10‑1)的上部且将锁紧油缸活塞(10‑3)和锁紧油缸缸体(10‑2)连接,所述锁紧油缸缸体(10‑2)、锁紧油缸活塞(10‑3)、限位衬套(10‑5)和T型锁紧螺栓(10‑1)之间形成锁紧油缸油腔(10‑6),所述T型锁紧螺栓(10‑1)的上部中心设置有与锁紧油缸油腔(10‑6)相通的进油回油接口(10‑7);所述锁紧油缸缸体(10‑2)设置在尾座锁紧机构(10)上开设的安装孔内,所述T型锁紧螺栓(10‑1)的下部与尾座锁紧压板(8)台阶配合。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加工单元包括动力头支座(14)、动力头(15)、动力头刀盘(16)和液压驱动马达(13),所述动力头(15)、动力头刀盘(16)和液压驱动马达(13)均位于动力头支座(14)的前侧,所述液压驱动马达(13)设置在动力头(15)的右侧,所述动力头刀盘(16)设置在动力头(15)的左侧,所述动力头(15)通过连接板安装在动力头支座(14)上且能够在动力头支座(14)上调节高度,所述动力头支座(14)设置在机床小托板(5)的后侧。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控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头支座(14)包括框架座体、旋转调整螺杆(22)、旋转螺杆支座(29)和旋转调整杆母(35),所述框架座体由相连接的支座前板(28)、支座底板(33)、支座顶板(63)、支座后板(31)和支座侧板(30)组成,所述支座侧板(30)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支座侧板(30)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支座后板(31)和支座侧板(30)上均开有安装工艺开孔(32),所述支座顶板(63)的中部设置有调整螺杆安装孔(64),所述支座前板(28)上间隔设置有四组以旋转中心(36)为圆心的弧形动力头锁紧通孔(39),所述四组弧形动力头锁紧通孔(39)从左至右依次为第一组弧形动力头锁紧通孔、第二组弧形动力头锁紧通孔、第三组弧形动力头锁紧通孔和第四组弧形动力头锁紧通孔,所述支座前板(28)上且位于第一组弧形动力头锁紧通孔与第二组弧形动力头锁紧通孔之间、第三组弧形动力头锁紧通孔与第四组弧形动力头锁紧通孔之间均设置有以旋转中心(36)为圆心的旋转板弧形滑槽(37),所述支座前板(28)上且位于第二组弧形动力头锁紧通孔与第三组弧形动力头锁紧通孔之间设置有以旋转中心(36)为圆心的杆母弧形滑道通孔(38);
所述旋转螺杆支座(29)安装在支座顶板(63)的顶部且位于调整螺杆安装孔(64)处,所述旋转调整螺杆(22)的下端竖直穿过调整螺杆安装孔(64)且位于所述框架座体内,所述旋转调整螺杆(22)的上端与旋转螺杆支座(29)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调整杆母(35)套设在旋转调整螺杆(22)的中部且与旋转调整杆母(35)螺纹配合,所述旋转调整杆母(35)的前侧设置有与旋转调整螺杆(22)相垂直的第一螺纹孔。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控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为支座旋转垫板(27),所述支座旋转垫板(27)设置在动力头(15)的底部,所述支座旋转垫板(27)上间隔设置有四组以旋转中心(36)为圆心且通透的动力头锁紧螺栓孔(40),所述支座旋转垫板(27)的中部设置有杆母连接台阶孔(41),所述支座旋转垫板(27)的后侧设置有两组以旋转中心(36)为圆心的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内设置有旋转板弧形滑块(42);所述动力头(15)经依次穿过动力头锁紧螺栓孔(40)和弧形动力头锁紧通孔(39)的动力头固定螺栓(34)与支座旋转垫板(27)和动力头支座(14)均固定,所述杆母连接台阶孔(41)处设置有端部穿过杆母弧形滑道通孔(38)的第一螺栓(65),所述第一螺栓(65)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配合且能够沿着杆母弧形滑道通孔(38)滑动,所述旋转板弧形滑块(42)与旋转板弧形滑槽(37)配合且能够沿着旋转板弧形滑槽(37)滑动。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控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头支座(14)包括框架座体、升降调整螺杆(45)、升降螺杆支座(44)和升降调整杆母(43),所述框架座体由相连接的支座前板(28)、支座底板(33)、支座顶板(63)、支座后板(31)和支座侧板(30)组成,所述支座侧板(30)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支座侧板(30)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支座后板(31)和支座侧板(30)上均开有安装工艺开孔(32),所述支座顶板(63)的中部设置有调整螺杆安装孔(64),所述支座前板(28)的两侧竖直方向上均间隔设置有两组长条形升降板锁紧通孔(50),所述支座前板(28)上且靠近两组长条形升降板锁紧通孔(50)的内侧分别竖直设置有两条升降板滑槽,所述升降板滑槽内设置有升降板滑槽键条(49),所述支座前板(28)上且位于两条升降板滑槽键条(49)之间竖直设置有长条形升降杆母滑道孔(51);所述升降螺杆支座(44)安装在支座顶板(63)的顶部且位于调整螺杆安装孔(64)处,所述升降调整螺杆(45)的下端竖直穿过调整螺杆安装孔(64)且位于所述框架座体内,所述升降调整螺杆(45)的上端与升降螺杆支座(44)转动连接,所述升降调整杆母(43)套设在升降调整螺杆(45)的中部且与升降调整螺杆(45)螺纹配合,所述升降调整杆母(43)的前侧设置有与升降调整螺杆(45)相垂直的第二螺纹孔。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控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包括升降调整连接板(46)和支座升降垫板(47),所述支座升降垫板(47)设置在动力头(15)的底部,所述升降调整连接板(46)位于支座升降垫板(47)与支座前板(28)之间,所述升降调整连接板(46)上从左至右间隔设置有以旋转中心(36)为圆心的长弧形动力头固定通孔(55)和呈弧形布设的三组第一动力头固定螺纹孔(54),所述升降调整连接板(46)的两侧均设置有以旋转中心(36)为圆心的弧形旋转板弧形滑槽(53),所述升降调整连接板(46)的两侧均竖直设置有升降板锁紧螺纹孔(62),所述升降调整连接板(46)的中下部设置有升降杆母台阶孔(52),所述支座升降垫板(47)的后侧且位于升降板锁紧螺纹孔(62)的内侧竖直设置有两条升降板直滑槽(56);
所述支座升降垫板(47)的左部设置有以旋转中心(36)为圆心呈弧形布设的第二动力头固定螺纹孔(61),所述支座升降垫板(47)的中部和后部均设置有以旋转中心(36)为圆心呈弧形布设的动力头固定通孔(57),所述支座升降垫板(47)的后侧设置有以旋转中心(36)为圆心呈弧形布设的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二弧形槽内设置有旋转板弧形键条(58);
所述动力头(15)和支座升降垫板(47)通过第一动力头固定螺栓(34‑1)、第二动力头固定螺栓(34‑2)固定在升降调整连接板(46)上,所述第一动力头固定螺栓(34‑1)穿过动力头固定通孔(57)后与第一动力头固定螺纹孔(54)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动力头固定螺栓(34‑2)穿过长弧形动力头固定通孔(55)后与第二动力头固定螺纹孔(61)螺纹连接,所述升降调整连接板(46)通过升降连接板固定螺栓(48)与所述框架座体固定,所述升降连接板固定螺栓(48)穿过长条形升降板锁紧通孔(50)后与升降板锁紧螺纹孔(62)螺纹连接,所述升降杆母台阶孔(52)处设置有端部穿过长条形升降杆母滑道孔(51)的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与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配合且能够沿着长条形升降杆母滑道孔(51)滑动,所述升降板滑槽键条(49)与升降板直滑槽(56)滑动配合,所述旋转板弧形键条(58)与弧形旋转板弧形滑槽(53)滑动配合。
7.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控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头(15)轴头为带台阶锥度轴头(59),所述动力头刀盘(16)上设置有与带台阶锥度轴头(59)相配合的刀盘锥度轴孔(60),所述动力头刀盘(16)为圆盘状动力头刀盘(16‑1)或细长杆状动力头刀盘(16‑2)。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液压尾座(11)包括尾座垫板(11‑2)、尾座体(11‑3)和尾座液压油缸(11‑1),所述尾座体(11‑3)安装在尾座垫板(11‑2)的上部,所述尾座液压油缸(11‑1)安装在尾座体(11‑3)的上部,靠近所述机床主轴箱(1)的尾座液压油缸(11‑1)的一端设置有尾座顶尖(11‑4),所述尾座垫板(11‑2)跨骑在第一倒V字形尾座导轨(24)与第二一字形尾座导轨(25)之间;
所述尾座液压油缸(11‑1)包括液压油缸腔体(11‑11)、尾座轴套(11‑12)、拆卸顶杆(11‑13)、工艺密封套(11‑14)、尾座油缸活塞(11‑15)、轴套锁紧螺帽(11‑16)和尾座油缸端盖(11‑17),所述尾座轴套(11‑12)沿轴向设置在液压油缸腔体(11‑11)内,所述拆卸顶杆(11‑13)沿轴向设置在尾座轴套(11‑12)的右侧中心,所述尾座轴套(11‑12)与拆卸顶杆(11‑13)滑动配合,所述工艺密封套(11‑14)和尾座油缸活塞(11‑15)均设置在尾座轴套(11‑12)的外侧,所述轴套锁紧螺帽(11‑16)设置在尾座轴套(11‑12)的右端且通过轴套锁紧螺帽(11‑16)将尾座轴套(11‑12)与尾座油缸活塞(11‑15)固定,所述工艺密封套(11‑
14)、尾座油缸活塞(11‑15)和轴套锁紧螺帽(11‑16)均位于液压油缸腔体(11‑11)内;所述尾座油缸端盖(11‑17)设置在液压油缸腔体(11‑11)的尾部且通过缸盖连接螺栓(11‑18)与液压油缸腔体(11‑11)固定连接,所述拆卸顶杆(11‑13)的右端穿出尾座油缸端盖(11‑17),所述拆卸顶杆(11‑13)的右端设置有顶杆锁紧螺帽(11‑19)且通过顶杆锁紧螺帽(11‑19)将拆卸顶杆(11‑13)与尾座油缸端盖(11‑17)固定,所述液压油缸腔体(11‑11)安装在尾座体(11‑3)的上部;所述尾座油缸端盖(11‑17)、液压油缸腔体(11‑11)、尾座油缸活塞(11‑15)、轴套锁紧螺帽(11‑16)、尾座轴套(11‑12)和拆卸顶杆(11‑13)之间形成顶紧做功油腔(11‑
110),所述液压油缸腔体(11‑11)、尾座轴套(11‑12)、工艺密封套(11‑14)和尾座油缸活塞(11‑15)之间形成退回做功油腔(11‑111),所述尾座油缸端盖(11‑17)上设置有与顶紧做功油腔(11‑110)相通的顶紧做功进油口(11‑112),所述液压油缸腔体(11‑11)上设置有与退回做功油腔(11‑111)相通的退回做功进油口(11‑113);所述尾座轴套(11‑12)的左侧下部设置有轴套定位槽(11‑114),所述液压油缸腔体(11‑11)的左端下部设置有定位块安装孔(11‑115),所述定位块安装孔(11‑115)内设置有轴套定位块(11‑116)且轴套定位块(11‑
116)能够相对轴套定位槽(11‑114)滑动,所述尾座顶尖(11‑4)沿轴向固定在尾座轴套(11‑
12)的左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