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渐变色针织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织造:分别采用两种以上的材料混合制成两种以上的纱线,每种纱线所采用的材料的比例不相同,采用两种以上的所述纱线混合织造成线圈密度不同的待处理的针织面料;
染色:将待处理的针织面料进行染色;在染色过程中,根据所述纱线的材料控制染色条件,使得构成所述纱线的不同材料最终着色出现肉眼可见的不同;
所制备的渐变色针织面料,浅色部分的针织密度大;而深色部分的针织密度小;
所述染色为一浴法染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的材料为涤纶、棉、麻、丝、毛、黏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处理步骤,所述前处理步骤在织造步骤之后、在染色步骤之前,所述前处理采用0.1‑1.5%中性去油精炼剂和0.1%‑
2%的纯碱对机织面料进行水浴,浴比为1:12‑17;再用70‑80℃热水对面料清洗10‑3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定型步骤,所述预定型步骤在前处理步骤之后、在染色步骤之前,所述预定型步骤温度为110‑17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色柔软处理步骤,所述固色柔软处理在染色步骤之后,所述固色柔软处理步骤为:在染色缸中,先向染色后面料加入
0.1‑1.5%醋酸进行循环,再加入0.1‑1.5%固色剂后将液体升温至70‑80℃,运行35‑45分钟后排液,然后以45‑55℃热水洗,在热水中加入0.1‑1.5%浴中柔软剂运行20‑30分钟,最后排水出缸,得到所述渐变色针织面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织造步骤,通过调节织造过程使用的针织设备达成线圈织造密度的差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设备包括横机、圆机和经编机。
8.一种渐变色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渐变色针织面料采用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生产方法进行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