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恒温式高低压柜专用面板,其结构包括顶座(1)、压力表(2)、柜体(3)、专用控制面板(4)、操作器(5)、维修箱门(6)、柜门(7)、铰链(8),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座(1)下表面与柜体(3)上表面相贴合,所述压力表(2)嵌在顶座(1)前表面,所述柜体(3)右侧前表面设有专用控制面板(4)并且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专用控制面板(4)下端设有操作器(5)并且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维修箱门(6)安装在柜体(3)右下端前表面,所述柜门(7)通过铰链(8)与柜体(3)前表面左端相连接; 所述专用控制面板(4)包括面板外壳(41)、通电机构(42)、开关机构(43)、控制器机构(44)、热传递机构(45)、散热机构(46)、动力机构(47)、防潮机构(48),所述面板外壳(41)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柜体(3)右上端前表面,所述通电机构(42)安装在面板外壳(41)内部左端底面,所述通电机构(42)上端固定安装在开关机构(43)左端并且活动连接,所述开关机构(43)与控制器机构(44)相焊接,所述控制器机构(44)下端设有热传递机构(45),所述热传递机构(45)右端与散热机构(46)左端活动连接,所述散热机构(46)固定安装在控制器机构(44)右侧,所述散热机构(46)右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面板外壳(41)右侧表面,所述动力机构(47)与控制器机构(44)电连接,所述防潮机构(48)上端与动力机构(47)两端相啮合并且机械连接,所述防潮机构(48)固定安装在面板外壳(41)上端;
所述通电机构(42)包括电磁块(421)、通磁顶杆(422)、移动球(423)、固定管套(424)、弹簧(425)、顶杆(426),所述电磁块(421)固定安装在面板外壳(41)内部左端底面,所述电磁块(421)与操作器(5)电连接,所述通磁顶杆(422)下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电磁块(421)内部并且活动连接,所述通磁顶杆(422)上端与移动球(423)下表面相贴合,所述移动球(423)安装在固定管套(424)内部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移动球(423)上表面与弹簧(425)下端相贴合,所述弹簧(425)安装在固定管套(424)内部,所述顶杆(426)下端与移动球(423)上表面相焊接,所述顶杆(426)上端与开关机构(43)左下端固定连接;
所述开关机构(43)包括连接轴(431)、牵引板(432)、移动轴(433)、轴轨(434)、移动触点(435)、缓冲弹簧(436)、第一固定触点(437)、第二固定触点(438),所述连接轴(431)与顶杆(426)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431)安装在牵引板(432)下端,所述牵引板(432)上端设有移动轴(433),所述移动轴(433)安装在轴轨(434)内部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牵引板(432)右端与移动触点(435)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触点(435)右侧表面与缓冲弹簧(436)左端相贴合,所述第一固定触点(437)固定安装在移动触点(435)下端右侧,所述第二固定触点(438)固定安装在移动触点(435)上端右侧;
所述控制器机构(44)包括软导线(441)、接线端口(442)、控制器(443)、连接导线(444)、热气孔(445),所述软导线(441)左端与第一固定触点(437)相焊接,所述软导线(441)右端固定安装在接线端口(442)内部,所述接线端口(442)设在控制器(443)左端,所述控制器(443)上端与连接导线(444)下端相连接,所述热气孔(445)设在控制器(443)下端,所述热传递机构(45)固定安装在热气孔(445)下方,所述连接导线(444)上端与动力机构(47)电连接;
所述热传递机构(45)包括热气室(451)、移动块(452)、移动杆(453)、U形框架(454)、U形滑块(455)、联动杆组(456)、驱动转盘(457)、固定座(458),所述热气室(451)固定安装在热气孔(445)下方,所述热气室(451)内部设有移动块(452)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移动块(452)右端与移动杆(453)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453)左端固定安装在U形滑块(455)左端并且活动连接,所述U形滑块(455)安装在U形框架(454)内部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U形滑块(455)与联动杆组(456)左端活动连接,所述联动杆组(456)右端固定安装在驱动转盘(457)上并且活动连接,所述驱动转盘(457)安装在固定座(458)上端,所述联动杆组(456)下端安装在固定座(458)左上端,所述驱动转盘(457)与散热机构(46)活动连接;
所述散热机构(46)包括驱动皮带(461)、驱动齿轮(462)、蜗杆(463)、杆座(464)、散热罩(465)、转轴(466)、散热扇叶(467)、散热孔(468),所述驱动齿轮(462)通过驱动皮带(461)与下端的驱动转盘(457)活动连接,所述驱动齿轮(462)与蜗杆(463)相啮合,所述蜗杆(463)左端安装在杆座(464)内部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杆座(464)上端固定安装在散热罩(465)左端内部,所述转轴(466)左侧表面与蜗杆(463)右端相焊接并且机械连接,所述转轴(466)外部焊接有散热扇叶(467)并且机械连接,所述散热孔(468)固定安装在散热罩(465)右侧表面;
所述动力机构(47)包括马达(471)、马达轴(472)、轴座(473)、一级螺旋杆(474),所述马达(471)通过连接导线(444)与控制器(443)电连接,所述马达(471)与马达轴(472)机械连接,所述马达轴(472)贯穿于轴座(473)内部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一级螺旋杆(474)一端与马达轴(472)一端相焊接;
所述防潮机构(48)包括行星齿轮(481)、联动齿轮(482)、驱动转杆(483)、固定杆座(484)、防潮扇叶(485),所述行星齿轮(481)与一级螺旋杆(474)另一端相啮合,所述联动齿轮(482)安装在行星齿轮(481)内部并且相啮合,所述驱动转杆(483)贯穿于联动齿轮(482)内部并且机械连接,所述驱动转杆(483)上端安装在固定杆座(484)内部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固定杆座(484)上表面焊接于面板外壳(41)内部上表面,所述驱动转杆(483)下端外部焊接有防潮扇叶(485)并且机械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