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溺水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岸边移动机构(1)、角度调整机构(2)、伸缩长杆机构(3)和救援气囊机构(4);
所述的岸边移动机构(1)包括主支承柱(11)、侧导轮(12)、护栏轮轨(13)、锁紧杆(14)、底部轮轨(15)和底轮(16);
所述的角度调整机构(2)包括旋转平台(21)、连接支架(22)、转动轴(23)、转动机架(24)、转动手柄(25)、轴承座(26)、转台板(27)、蜗杆(28)和蜗轮(29);
所述的伸缩长杆机构(3)包括转动柄(31)、绕线轴(32)、支承架(33)、伸缩杆、引线轮(36)和牵引线(38);伸缩杆包括伸缩底杆(34)和位于伸缩底杆(34)上部的伸缩从动杆(35);
所述的救援气囊机构(4)包括救援气囊(41)、化学剂囊(42)和发生线(43);
主支承柱(11)的上部和中部分别设置一对侧导轮(12),底部设置有底轮(16),两排护栏轮轨(13)分别与两队侧导轮(12)配合连接,护栏轮轨(13)和江边护栏固连,底部轮轨(15)和地面固连,底部轮轨(15)与底轮(16)配合连接,锁紧杆(14)一端和江边护栏卡接,另一端与主支承柱(11)可伸缩连接,旋转平台(21)通过推力轴承和主支承柱(11)可转动连接,连接支架(22)和旋转平台(21)固连,转动轴(23)和连接支架(22)可转动连接,转动机架(24)和转动轴(23)固连,转动手柄(25)的末端连接有蜗杆(28),蜗杆(28)和蜗轮(29)配合,蜗轮(29)与转动轴(23)固连,转台板(27)和旋转平台(21)固连,转动手柄(25)通过轴承座(26)安装在转台板(27)上;
手柄(31)和绕线轴(32)固连,支承架(33)和伸缩底杆(34)固连,伸缩从动杆(35)套接在支承架(33)内,牵引线(38)通过每个伸缩杆顶部和尾部的引线轮(36)导引连接各个伸缩杆,牵引线(38)末端缠绕在绕线轴32上,救援气囊(41)和最上部的伸缩杆顶部固连,化学剂囊(42)通过一条发生线(43)绕回到引线轮(36)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溺水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轮(16)有三个,三个底轮(16)排列为一排,当锁紧杆(14)向外拉出时,主支承柱(11)和江边护栏不再卡锁,主支撑柱(11)通过侧导轮(12)在护栏轮轨(13)上滚动,形成的导向移动副,同时,底轮(16)也在底部轮轨(15)上滚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溺水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绕线轴(32)包括右绕线区(37)和左绕线区(39);右绕线区(37)和左绕线区(39)分别与牵引线(38)的两个线头缠绕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溺水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伸缩底杆(34)上的牵引线和右绕线区(37)连接,最顶部的伸缩从动杆的牵引线和左绕线区(39)连接;当手柄顺时针旋转时,牵引线(38)被缠绕至右绕线区(37),左绕线区(39)的牵引线释放,牵引线(38)以固定在转动机架上的伸缩底杆(34)为基准,拉动其上的伸缩从动杆(35)顺次向外伸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溺水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学剂囊(42)内包括用隔片分割开的反应药剂;所述的隔片与发生线(43)相连。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溺水救援设备的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锁紧杆(14)向外拉出释放主支承柱(11),使其带动上部的救援设备在江边护栏上快速移动,从而第一时间到达施救点,当设备不用时,将锁紧杆(14)压进,通过卡锁护栏实现对设备的锁紧放置;
2)调节转台板(27)和旋转手柄(25),根据对落水地点的判断,对伸缩杆机构(1)的竖直面和水平两个方向的角度调整;
3)通过对手柄(31)的顺逆时针转动,拉动伸缩从动杆(35)顺次向外伸长;
4)当伸缩杆伸长完毕后,拉动发生线(43),化学剂囊(42)中的隔离片被拉离,药剂反应,产生气体,气体进入救援气囊(41),使气囊充气变大,给落水者提供浮力;
5)顺利获取落水人员后,逆时针旋转手柄(31),牵引线(38)被缠绕至左绕线区(39),伸缩杆顺次收回,杆长缩短,最终将目标送达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