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海绵城市道路雨水一体化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依次相连的雨水收集单元、雨水处理单元和雨水利用单元,所述雨水处理单元包括与雨水收集单元相连的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和膜生物反应池,膜生物反应池与储水模块连通;
所述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包括弃流池,所述弃流池的入口处设置有透水隔板和浮板,透水隔板和浮板连接成一工字型结构,能够对弃流池起闭合开关作用,弃流池一侧面靠近底面处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挡水板,开口与市政污水管网相连,在整个弃流池池壁中埋有电路,总开关在透水隔板的上部,通过水压力控制,线路中有铁芯和铜线圈,浮板上部两端放置两片硅钢片,挡水板内有控制升降的开关;
所述雨水利用单元包括与储水模块连通的蓄水池,蓄水池中设置有水泵,水泵与地面上的喷洒控制装置相连,蓄水池上部的土壤中设置有湿度感应器,湿度感应器与喷洒控制装置相连,蓄水池还通过管阀与市政管网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道路雨水一体化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雨水收集单元包括连通的集水井和渗透井,集水井设置有机动车道路边,集水井上部设置雨水篦子,机动车道边缘还设置有与集水井连通的积水边沟;机动车道边设置有开口路沿石,开口路沿石的开口与机动车道外部的下沉式绿地连通;下沉式绿地下部设置有渗透井,渗透井上部依次设置有井盖和过滤筛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绵城市道路雨水一体化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集水井与渗透井之间、相邻两个渗透井之间、渗透井与初期雨水弃流装置之间均用透水管相连;所述透水管为PE管,其上设置有不规则开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绵城市道路雨水一体化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集水井通向渗井、渗井流向初期雨水弃流装置的出水口处均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一边框,边框中设置有两层过滤层,第一层为过滤网,第二层为过滤棉;所述边框为铝合金材质,边框的边缘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的铆钉孔。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绵城市道路雨水一体化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机动车道采用透水沥青,人行道采用透水砖。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绵城市道路雨水一体化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开口路沿石与下沉式绿地之间设置了防冲刷地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道路雨水一体化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膜生物反应池内有MBR膜组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道路雨水一体化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膜生物反应池与储水模块之间,以及储水模块与蓄水池之间都设有防逆流的弯头水管。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绵城市道路雨水一体化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人行道中砂层中设置有一层坡度为2%的陶粒废渣透水层。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道路雨水一体化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蓄水池中设置与地面连通的检修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