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毛细管辐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控单元;
与所述主控单元通信连接的制冷/制热单元、除湿单元以及新风交换单元;
以及多个相互独立、分别设置于建筑物内预设位置处的毛细管网栅;
其中,所述制冷/制热单元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毛细管网栅连通,所述除湿单元和新风交换单元通过第二管道与建筑物内连通,以在建筑物的立体空间内构成完整循环的新风换热处理系统;
所述新风交换单元包括:
一与终端主控板通信连接的新风机,其内设置有第三控制板;
所述新风机外侧还设置有一二氧化碳检测传感器,其通信连接至所述第三控制板,以当检测到建筑物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值超过标准值后,使新风机启动工作;
其中,所述第三控制板还与第二控制板通信连接,以使新风机在获取除湿单元的启动信号后启动工作;
所述新风机内还设置有一可拆卸安装的过滤网;
所述滤网被设置为三层,其分别为无纺棉第一过滤层,活性炭第二过滤层以及HEPA第三过滤层;
所述无纺棉第一过滤层的厚度被设置为7‑8cm,活性炭第二过滤层的厚度被设置为4‑
5cm以及HEPA第三过滤层的厚度被设置为2‑1cm;
所述可拆卸的方式为:所述无纺棉第一过滤层,活性炭第二过滤层以及HEPA第三过滤层通过一具有三个容纳空腔的安装槽进而封装;
与所述安装槽相配合、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新风机内的一组倒T型安装座;
其中,各所述安装座沿其中垂线方向上设置有一通孔,所述安装槽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通孔相配合的支撑杆,且所述通孔与支撑杆之间还设置有一弹性卡紧单元,以使安装槽可在安装座上高效拆装;
所述弹性卡紧单元包括:
设置于所述通孔内壁预设位置处的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
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间隔设置有一预设大小的通道;
两组相对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上、且与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相配合的弹性卡件,其包括:卡环,其包括固定所述支撑杆上预设位置处的第一卡环与第二卡环;
卡件,其包括与所述第一卡环、第二卡环相配合设置的卡片,且所述卡片与第一卡环、第二卡环之间通过一轴销进而连接,以使卡件可沿卡环的预设方向转动;
至少四根弹性绳,其一端均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上,另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卡片的上表面、下表面预设位置处;
所述弹性绳被设置为SWPB型弹簧,且其弹性系数被设置为12 15g/mm;
~
且所述弹性绳设置在卡片上表面与下表面的中心位置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毛细管辐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单元包括:一终端主控板;
以及多个分别设置于建筑物内预设位置处的露点控制器;
其中,所述露点控制器均通信连接至所述终端主控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毛细管辐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制热单元包括:一与所述终端主控板通信连接的第一控制板;
第一热泵冷热水机组,其通信连接至所述第一控制板;
多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热泵冷热水机组与所述毛细管网栅供水管道上的分集水器;
其中,各所述分集水器内均设置有一电动阀门,各所述电动阀门通信连接至所述露点控制器,以通过露点控制器对建筑物内预设位置处的温度、湿度监测,实现供水的通断。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毛细管辐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单元包括:一与所述终端主控板通信连接的第二控制板;
第二热泵冷热水机组,其通信连接至所述第二控制板;
与所述第二热泵冷热水机组连通的除湿盘管机,其通信连接至所述第二控制板;
其中,所述第二热泵冷热水机组与所述除湿盘管机之间还设置有一循环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