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隔震桩基础,其特征是:包括筒状的护壁(1)以及位于护壁(1)中的桩体吸能机构,所述桩体吸能机构包括交错设置的混凝土制的支撑柱(2)以及阻隔层,所述阻隔层允许相邻的支撑柱(2)相对运动的任何材质构成的层结构,相邻的支撑柱(2)上还设置有限制相邻支撑柱(2)相对位移距离的限位机构;位于桩体吸能机构最下端的部分为一段嵌入岩层的支撑柱(2),护壁(1)与桩体吸能机构之间留有间隙,间隙中填充有水泥砂浆;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位于相邻的两段支撑柱(2)相对一面上的限位杆(4),另一面上设置有与限位杆(4)配合的限位槽(5),限位杆(4)伸入至限位槽(5)中,但限位杆(4)与限位槽(5)的底端之间留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震桩基础,其特征是:所述限位槽(5)中设置有橡胶缓冲块(6),所述限位杆(4)插入至缓冲块(6)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震桩基础,其特征是:所述阻隔层为橡胶层(3),所述橡胶层(3)厚度至桩体吸能机构的下端至上端递减,所述缓冲块(6)与橡胶层(3)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震桩基础,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柱(2)与阻隔层外表面的周向方向上设置有导向槽(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震桩基础,其特征是:支撑柱(2)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吊环(8),所述支撑柱(2)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容纳第一吊环(8)的容纳槽(13),所述阻隔层上设置有允许第一吊环(8)通过的连接孔(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隔震桩基础,其特征是:支撑柱(2)内设置有钢筋笼骨架(7),一根钢筋对折后中部伸出至支撑柱(2)的上表面之上,并让钢筋两端与钢筋笼骨架(7)焊接在一起从而形成第一吊环(8)。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隔震桩基础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人工开挖桩孔一直挖至岩层并在桩孔内壁设置护壁(1);
步骤二:在桩孔底端的岩层上开槽处于支撑柱(2)契合的嵌入槽,并且在岩层上沿着桩孔的周向方向开设若干个定位孔;
步骤三:在桩孔内沿桩孔轴线方向设置导向杆(11),将导向杆(11)的下端插入至定位槽中,并在导向杆(11)的表面涂抹润滑油脂;
步骤四:将一层橡胶层(3)利用胶水固定在支撑柱(2)的上方,并以此作为一节安装单元;
步骤五:在桩孔架设起重设备,令导向槽(10)与导向杆(11)配合,利用起重设备与第一吊环(8)依次将多节安装单元吊入桩孔中安装;
步骤六:将导向杆(11)拔出;
步骤七:在支撑柱(2)、橡胶层(3)与护壁(1)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中灌入水泥砂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隔震桩基础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三与步骤六中的导向杆(11)为槽钢制成,槽钢两侧的侧板之间的腹板上沿槽钢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二吊环(12),槽钢设置有第二吊环(12)的一面背离支撑柱(2)设置,步骤六中通过利用设置在桩孔处的起重设备与第二吊环(12)相连,一段一段的将导向杆(11)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