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大坝浇筑交叉作业空间冲突频率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用电子编码不同的RFID标签表示危险源工序:缆机负载水平运输、空载水平运输、负载垂直运输、空载垂直运输和承灾体工序:浇筑、平仓、振捣;
步骤二:用GPS确定危险源工序的影响空间与承灾体工序的工作空间,利用时间测量仪采集大坝开始浇筑施工的一段时间内危险源工序:缆机负载水平运输、空载水平运输、负载垂直运输、空载垂直运输和承灾体工序:浇筑、平仓、振捣的开始时刻、结束时刻的时间数据;
步骤三:分析危险源工序和承灾体工序的施工时间特点,通过对大坝施工过程中的承灾体工序和危险源工序的开始时刻与结束时刻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出重叠时间,判断其是否存在空间冲突;
步骤四:随着危险源工序和承灾体工序的重复执行,其重叠时间不断叠加,计算出施工过程中各次重叠时间的累计空间冲突总时长;根据空间冲突总时长在承灾体工序持续时间所占的比例反映承灾体出现在危险源影响范围内空间冲突的时间频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坝浇筑交叉作业空间冲突频率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的具体内容如下:
每个RFID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用不同电子编码的RFID标签分别表示承灾体工序为浇筑V1、平仓V2、振捣V3,危险源工序为缆机负载水平运输H1、空载水平运输H2、负载垂直运输H3、空载垂直运输H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坝浇筑交叉作业空间冲突频率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的具体内容如下:
危险源工序:缆机负载水平运输、空载水平运输、负载垂直运输、空载垂直运输和承灾体工序:浇筑、平仓、振捣中的施工人员或施工机械携带相对应的RFID标签和GPS芯片;GPS芯片反应施工人员或施工机械的实时位置信息,当其位置出现空间重叠时,识读器通过RFID标签识别出相应的施工工序,时间测量仪采集各数据标签开始出现的开始时刻以及同种标签全部离开的结束时刻即为所代表施工工序的开始时刻S、结束时刻F。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坝浇筑交叉作业空间冲突频率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的具体内容如下:
承灾体在危险源影响影响范围内空间冲突时间频率抽象为产生危险源工序的多个作H H V V
业时间区段(S ,F)与承灾体工序的作业时间段(S ,F)发生动态重叠,以其中的危险源工序H1和承灾体工序V1在第一次重叠为例,通过提取的危险源工序H1和承灾体工序V1在各自的执行工序队列中执行的开始时刻与结束时刻,计算两个时间区间的重叠时间长度若重叠时间为0,则不存在空间冲突;若重叠时间不为0,则存在空间冲突,计算并记录其重叠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坝浇筑交叉作业空间冲突频率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的权重计算具体过程如下:在施工过程中危险源工序H1与承灾体工序V1不断被执行其重叠次数不断增加,重叠第一次记为1,以后每重叠一次重叠次数加1,至施工过程结束其总重叠次数为n,则其重叠的总时间:
式中:i表示危险源工序和承灾体工序的重叠次数;
存在的4个危险源工序:缆机负载水平运输、空载水平运输、负载垂直运输、空载垂直运输和3个承灾体工序:浇筑、平仓、振捣其重叠的总时间:式中:Hl、Vk分别代表包含于危险源工序(H1,H2,…,H4)和承灾体工序(V1,V2,V3)中的某个非特定的危险源工序和承灾体工序,l、k分别表示危险源工序和承灾体工序的个数;
根据空间冲突时长ET在承灾体工序的总时长中的比例计算出承灾体出现在危险源工序影响范围内的可能性的空间冲突时间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