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NSGA-II改进的场桥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初始化场桥调度方案集合
随机产生堆场场桥对计划期内作业的N种可行调度方案的集合Pt;
初始化参数t=1,迭代次数Gen=1;
S2.集合Pt中的解通过交叉、变异产生新的调度方案集;
对新的调度方案进行可行性检测,若可行则保存,否则按照如下方法修正:依次搜索调度方案中场桥的作业顺序编号,将两种调度方案中同一台场桥重复操作的堆场顺序进行交换,确保同一台场桥对不同堆场作业顺序有先后;
其中,如果一种调度方案中同一台场桥在不同箱区的作业顺序不冲突,则表示可行;
修正后的方案集合为Qt,令Gen=Gen+1;
S3.判断Gen是否等于最大迭代次数:若是,则流程结束;否则执行S4;
S4.将Pt和Qt中的解合并在一起,形成解的个数为2N的调度方案集合Rt;
S5.将合并产生的调度方案集合Rt进行快速非支配排序,每个解得到一个非支配序irank,同时根据作业完成时间和转场时间利用公式(1)计算每个非支配层中个体i的拥挤度I[i]d,个体拥挤度计算公式为:其中,m表示目标函数个数;
l是当前调度方案集合中非劣等级的数目;
nl表示l非支配层中解的数目;
I[1]d=I[n]d=∞;
I[i,r]dl为点i左边的距离,即在第r个目标函数上i点和i-1点之间的距离;
I[i,r]dr为点i右边的距离,即在第r个目标函数上i+1点和i点之间的距离;
表示i点的第r个目标函数值;
S6.根据公式(2)计算每个等级j中所允许个体的最大数目nj:其中,nj是当前等级中允许的解最大数;
j是调度方案中非劣等级级别;
α是一个自定义的参数;
P是为了控制调度方案集合中解的个数而设置的一个参数;
S7.根据种群Rt中个体之间的非支配序irank和拥挤度I[i]d的大小依次选取irank小和irank同样时I[i]d大的非支配解放入对应等级中;
S8.判断选取的解的个数是否为N:若是,令t=t+1,形成新的调度方案集合Pt,执行步骤S2;
否则,执行步骤S9;
S9.若处理完调度方案集合Rt中所有的解后,解的规模仍然小于N,则从等级1开始逐个填入剩余解,重复执行步骤S8;
其中,剩余解是指按照步骤S7中规则放入对应等级之后剩下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