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细颗粒石墨搅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搅棒的体积密度为1.79~1.82g/cm3,抗折强度为15~18MPa,氧化失重为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颗粒石墨搅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搅棒中包括50~
75wt%的煅后焦,7~17wt%的生碎和18~33wt%的沥青粘结剂,优选为65wt%的煅后焦,
10wt%的生碎和25wt%的沥青粘结剂。
3.一种细颗粒石墨搅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配料:按照一定的重量百分数准备煅后焦,生碎和沥青,其中对煅后焦进行粒径分级形成不同粒径混合的煅后焦;
(2)混捏:对煅后焦进行干混后加入经过软化的沥青粘结剂进行湿混,并于湿混结束后加入生碎得到糊料;
(3)晾料:控制晾料温度令糊料块度均匀并且不降低沥青的流动性;
(4)挤压成型:加热挤压模具到达一定温度,同时分批向模具中推送晾料后的糊料,并在每批推送后抽真空使得糊料推送到位,之后按照一定速度挤压得到坯料;
(5)一次焙烧:以一定的温度曲线焙烧坯料,使得坯料的体积密度达到1.64~1.66g/cm3;
(6)浸渍:对步骤(5)制得的坯料进行浸渍,待增重率大于14%之后停止浸渍得到浸渍品;
(7)二次焙烧:按照步骤(5)的焙烧方法对浸渍品进行二次焙烧,使得制品的体积密度达到1.74~1.77g/cm3;
(8)石墨化及机加工:将步骤(7)经二次焙烧的制品进行石墨化处理,得到体积密度为
1.79~1.82g/cm3的石墨制品,进一步机加工得到细颗粒石墨搅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粒径分级包括将煅后焦分为三种粒径,其中重量百分比占20wt%的粒径为0.5~0.8mm,占35wt%的粒径为0.1~
0.5mm,占45wt%的粒径为0.02~0.075mm。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煅后焦的重量百分比为50~75wt%,生碎的重量百分比为7~17wt%,沥青粘结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8~
33wt%;优选的,煅后焦的重量百分比为65wt%,生碎的重量百分比为10wt%,沥青粘结剂的重量百分比为25wt%。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煅后焦在
150~160℃条件下进行干混20min,然后按重量比例加入沥青粘结剂与煅后焦在150~160℃条件下进行湿混15min,最后按重量比例在湿混过沥青粘结剂与煅后焦中加入生碎在150~160℃条件下进行混合10min。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挤压模具的加热温度为100~110℃。
8.根据权利要求3~7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分3~6批将晾料后的糊料推送进挤压模具,每次推送糊料重量均相同,并且在每次推送后进行抽真空
6min,真空度为-0.07~-0.09MPa,优选为-0.086MPa。
9.根据权利要求3~8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挤压速度为
0.4~0.8m/min;优选为0.67m/min。
10.根据权利要求3~9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晾料温度为1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