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地下结构抗震倒塌能力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地下结构所处场地的地震动记录,确定地震强度参数IM;
构建一维土体自由场等效线性化模型,分别计算地下结构顶部、底部所处土层相对位移最大时刻的各土层加速度、等效剪切模量和弹性模量;
构建土-结构相互作用模型,计算地下结构在重力作用下的单元内力;
构建框架结构构件截面模型,计算截面弯矩-曲率,得到地下结构塑性铰参数;
构建含有塑性铰的土-结构相互作用平面模型,计算地震动作用下的地下结构性能参数D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结构抗震倒塌能力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地震强度参数IM,包括:选取地震动记录中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作为地震强度参数I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结构抗震倒塌能力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一维土体自由场等效线性化模型,包括:将土体沿深度划分土层,土体采用等效线性化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结构抗震倒塌能力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地震动下的地下结构性能参数DM之后,还包括:绘制单条IDA曲线,并对单条IDA曲线进行分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结构抗震倒塌能力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单条IDA曲线进行分析,包括:计算小调幅地震动记录下结构的动力反应,得到第1个DM-IM点;将原点与第1个DM-IM点之间连线的弹性斜率记做 ;继续计算下一调幅地震动记录下结构的动力反应,得到第2个DM-IM点,如该点地下结构出现屈服,则为结构屈服点;继续计算下一调幅地震动记录下结构的动力反应,得到下一个DM-IM点,如该点与前一个DM-IM点之间的斜率大于 ,或者此点的层间位移角大于10%,继续计算下一调幅地震动下的DM-IM点,否则认为结构将发生倒塌,其中,0<α<1.0,一般α取为0.2。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地下结构抗震倒塌能力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变换原始地震动记录,得到多条IDA曲线,并分别进行分析。
7.一种地下结构抗震倒塌能力的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震强度参数设定模块,用于根据地下结构所处场地的地震动记录,确定地震强度参数IM;
一维土体自由场等效线性化模型构建计算模块,用于构建一维土体自由场等效线性化模型,并且分别计算地下结构顶部、底部所处土层相对位移最大时刻的各土层加速度、等效剪切模量和弹性模量;
土-结构相互作用模型第一构建计算模块,用于构建土-结构相互作用模型,并且计算地下结构在重力作用下的单元内力;
框架结构构件截面模型构建计算模块,用于构建框架结构构件截面模型,并且计算截面弯矩-曲率,以得到地下结构塑性铰参数;
土-结构相互作用模型第二构建计算模块,用于构建含有塑性铰的土-结构相互作用平面模型,并计算地震动作用下的地下结构性能参数D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下结构抗震倒塌能力的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IDA曲线绘制模块,用于绘制IDA曲线。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下结构抗震倒塌能力的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IDA曲线分析模块,用于分析IDA曲线,得到该IDA曲线的屈服点、倒塌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