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高铁调度员心理旋转能力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展示模块对测试题进行展示;
通过脑电采集模块采集高铁调度员对所述测试题作答时的脑电数据;
通过记录模块记录所述高铁调度员对所述测试题作答时的作答结果及作答时长;
基于全部测试题中每一个测试题对应的作答结果,确定所述全部测试题对应的正确率;
基于全部测试题中每一个测试题对应的作答时长,确定所述全部测试题对应的平均作答时长;
基于全部测试题中每一个测试题对应的脑电数据,确定所述全部测试题对应的ERP波形;
获取所述ERP波形对应的波幅值和潜伏期值;
基于所述波幅值、所述潜伏期值、所述正确率及所述平均作答时长确定所述高铁调度员心理旋转能力的测试结果,具体包括:基于所述波幅值、所述潜伏期值、所述正确率及所述平均作答时长,并通过如下公式确定结果簇:;
其中,hω,b为结果簇,f为转换函数,xi包括波幅值x1、潜伏期值x2、正确率x3和平均作答时长x4;ωi包括第一预设权重ω1、第二预设权重ω2、第三预设权重ω3和第四预设权重ω4,b为隐含层的阈值;
基于预设分类器对所述结果簇进行分类,得到分类结果y(i)∈{1, 2, 3, 4};通过预设的对应关系,基于分类结果得到高铁调度员心理旋转能力的测试结果;
其中,所述预设的对应关系为:
当y(i)=1时,测试结果为90 100分;
~
当y(i)=2时,测试结果为80 90分;
~
当y(i)=3时,测试结果为70 80分;
~
当y(i)=4时,测试结果为60 70分。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展示模块对测试题进行展示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基于预设确定规则,从多个预设旋转方式中确定一个目标旋转方式;
基于所述目标旋转方式对待旋转目标进行旋转;
基于所述旋转后的待旋转目标生成测试题。
3.一种高铁调度员心理旋转能力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展示模块,用于对测试题进行展示;
脑电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高铁调度员对所述测试题作答时的脑电数据;
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所述高铁调度员对所述测试题作答时的作答结果及作答时长;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基于全部测试题中每一个测试题对应的作答结果,确定所述全部测试题对应的正确率;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基于全部测试题中每一个测试题对应的作答时长,确定所述全部测试题对应的平均作答时长;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基于全部测试题中每一个测试题对应的脑电数据,确定所述全部测试题对应的ERP波形;
波形数据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ERP波形对应的波幅值和潜伏期值;
测试结果确定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波幅值、所述潜伏期值、所述正确率及所述平均作答时长确定所述高铁调度员心理旋转能力的测试结果;
其中,所述测试结果确定子模块包括:结果簇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波幅值、所述潜伏期值、所述正确率及所述平均作答时长,并通过如下公式确定结果簇:;
其中,hω,b为结果簇,f为转换函数,xi包括波幅值x1、潜伏期值x2、正确率x3和平均作答时长x4;ωi包括第一预设权重ω1、第二预设权重ω2、第三预设权重ω3和第四预设权重ω4,b为隐含层的阈值;
测试结果确定单元,用于基于预设分类器对所述结果簇进行分类,得到分类结果y(i)∈{1, 2, 3, 4};通过预设的对应关系,基于分类结果得到高铁调度员心理旋转能力的测试结果;
其中,所述预设的对应关系为:
当y(i)=1时,测试结果为90 100分;
~
当y(i)=2时,测试结果为80 90分;
~
当y(i)=3时,测试结果为70 80分;
~
当y(i)=4时,测试结果为60 70分。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旋转方式确定模块,用于基于预设确定规则,从多个预设旋转方式中确定一个目标旋转方式;
目标旋转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旋转方式对待旋转目标进行旋转;
测试题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旋转后的待旋转目标生成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