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有效的失踪儿童寻找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移动客户端,远程管理中心和公安服务系统,所述公安服务系统用于将判定为失踪状态儿童的参考照片以及相关身份信息上传到远程管理中心,所述移动客户端用于向用户实时显示当前失踪儿童的参考照片,此外,用户可以通过移动客户端拍摄疑为失踪儿童的线索照片,并将所述线索照片上传到远程管理中心,与远程管理中心中存储的失踪儿童的参考照片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后即将匹配结果上传到公安服务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的失踪儿童寻找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失踪儿童相关身份信息包括失踪儿童的性别信息、年龄信息、身高信息、姓名信息、父母信息、联系方式信息、DNA信息和失踪地点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效的失踪儿童寻找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移动客户端为安装有相关应用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效的失踪儿童寻找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远程管理中心包括图像处理单元、人脸识别单元和数据库单元,所述图像处理单元用于对采集得到的线索照片进行滤波处理,所述人脸识别单元用于将处理后的线索照片与数据库单元中的失踪儿童的参考照片进行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有效的失踪儿童寻找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图像处理单元用于对采集得到的线索照片进行加权平均处理,具体包括:式中,fi-2、fi-1、fi、fi+1、fi+2分别为i-2、i-1、i、i+1和i+2时刻采集得到的像素点,a2、a1、a0、a1、a2分别为对应的权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有效的失踪儿童寻找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人脸识别单元用于从处理后的线索照片中提取图像信息,从而与数据库单元中的参考照片进行匹配,具体包括:(1)人脸区域定位部分,用于根据人脸半径和人脸区域平均深度之间的关系,计算图像中的人脸半径h,则h的计算公式为:h=ax2+bx+c
式中,h是图像中的人脸半径,x为人脸区域的平均深度,a,b,c为根据最小二乘法设定的常量;
其中,所述人脸区域的平均深度x通过下式得到:
式中,m表示深度感应传感器获取的人脸深度数据个数,yi表示深度感应传感器获取的第i个人脸深度数据,T为深度感应传感器使用的标准温度,T0为深度感应传感器测量时的实际环境温度;
(2)肤色检测部分:用于将采集到的肤色样本转换到不同的空间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属于“人脸肤色”的像素点,具体为:a.将处理后的线索图片从RGY色彩空间转换为YCgCr色彩空间,变换公式为:式中,y为转换后YCgCr色彩空间的亮度分量,Cg为转换后YCgCr色彩空间的绿色色度分量,Cr为转换后YCgCr色彩空间的红色色度分量,r、g、b分别为处理后的线索图片的红色、绿色和蓝色的色彩分量值;
b.构建肤色相似度函数,用于确定属于肤色区域的像素点,定义k为肤色相似度:其中, Cg、Cr分别为像素点的绿色和红色色度分量,r为色度分量的均值向量,L为色度分量的协方差矩阵,cj为第j个像素点的色度向量,n为色度向量的总数;
c.定义肤色阈值T,根据肤色相似度与肤色阈值之间的关系确定肤色区域的像素点,具体为:若k≥T,则判定像素点属于肤色区域,若k≤T,则判定像素点属于非肤色区域;
(3)人脸匹配部分,用于从人脸区域中提取图形信息,从而和数据库中存储的参考照片进行匹配,具体包括:a.将定位得到的人脸区域图像分割成d个子区域,计算人脸区域的LBP特征系数l,则l的计算公式为:式中,ai(x,y)代表人脸区域i区域的LBP特征,bi(x,y)代表数据库中参考照片的LBP特征,d代表人脸区域分割的子区域个数;
b.将人脸区域的灰度级定义为s,则子区域i的灰度级为j的像素点个数为vj,则子区域i的信息熵值为:定义人脸区域的信息熵系数为p,则p的表达式为:
式中,ρi代表子区域的权重,wi代表子区域i的信息熵值,μi代表数据库中的对应子区域的信息熵值,d代表分割的子区域个数;
c.定义综合评估系数θ,结合人脸区域的LBP特征系数和信息熵系数进行综合评估,具体为:θ=γ1l+γ2p
式中,l为人脸区域的LBP特征系数,p为人脸区域的信息熵系数,γ1、γ2分别为人脸区域的LBP特征系数和信息熵系数的权重,γ1,γ2>0且γ1+γ2=1;
d.定义β为人脸区域匹配的阈值,根据综合评估系数与阈值之间的关系判断是否为同一张人脸,具体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