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摩托车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缸体(1)、散热器(2)、分别套设在两个前减震器(3)上的两个环形冷却箱(4)以及分别设置在手把管(6)和两个把手套(61)之间的两个供热管路(8);
所述发动机缸体(1)的第一出水口(12)与所述散热器(2)的第二进水口(21)通过管道连通,该散热器(2)的第二出水口(22)与各个所述环形冷却箱(4)的第三进水口(42)均通过管道连通,各个环形冷却箱(4)的第三出水口(43)各与一个所述供热管路(8)的第四进水口(81)通过管道连通,各个所述供热管路(8)的第四出水口(82)与所述发动机缸体(1)的第一进水口(13)均通过管道连通,共同使所述发动机缸体(1)、散热器(2)、环形冷却箱(4)和供热管路(8)连通;
各个所述把手套(61)分别套设在所述手把管(6)的端部,每个把手套(61)与手把管(6)之间形成第三腔室(62),所述供热管路(8)呈螺旋形设置在所该第三腔室(62)中,并分别与所述把手套(61)和手把管(6)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冷却箱(4)套设在所述前减震器(3)的外筒(3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冷却箱(4)包括套设在所述外筒(31)上的套筒(44),该套筒(44)与外筒(31)之间形成第二腔室(41),该第二腔室(41)与散热器(2)和供热管路(8)均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44)与所述外筒(31)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环形冷却箱(4)的第三出水口(43)与所述发动机缸体(1)的第一进水口(13)均通过管道连通,在该第三出水口(43)与第一进水口(13)连通的管道和第三出水口(43)与第四进水口(81)连通的管道的相接处均设有两位三通电磁阀(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供热管路(8)的第四出水口(82)相连的管道上设有止回阀(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散热器(2)的第二出水口(22)相连的管道上设有二次增压泵(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散热器(2)上设有注水口(23),该注水口(23)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进水口(21)和第二出水口(22)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