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株具有高立体选择性羰基还原酶活性的微生物菌株,其分类命名为克鲁维假丝酵母(Kluyveromyces sp.)JNU-KR1,现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CCTCC NO:M 2011385。
2.用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1385的克鲁维假丝酵母JNU-KR1不对称氧化还原制备(S)-(4-氯苯基)-(吡啶-2-基)-甲醇的方法,其特征是以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1385的克鲁维假丝酵母JNU-KR1的全细胞为催化剂,在双水相反应体系中对潜手性4-氯苯基-(吡啶-2-基)-甲酮CPMK进行不对称还原,制备具有高光学纯度的(S)-(4-氯苯基)-(吡啶-2-基)-甲醇,步骤如下:(1)湿菌体的培养:培养基组成以g/L计为:葡萄糖5-50,酵母膏3-30,磷酸二氢钾 1-10,七水合硫酸镁 0.2-2,pH4-9,发酵培养1-5天,发酵液过滤获得湿菌体;
(2)配置反应体系:以4-氯苯基-(吡啶-2-基)-甲酮为底物,用不同分子量的PEG与不同无机盐溶液配制成的各种双水相反应体系,底物浓度为0.5-20 g/L,葡萄糖浓度
10-100 g/L;
(3)酶转化反应:在反应体系中加入CCTCC NO:M 2011385湿菌体50-250 g/L,于25-45 ℃进行酶反应,反应时间为3-72 h;
(4)转化液后处理:用乙酸乙酯萃取转化液,将萃取获得的有机相蒸发回收溶剂,采用硅胶柱层析进一步分离纯化,再干燥脱水,蒸发回收溶剂,获得无色油状液体产物(S)-(4-氯苯基)-(吡啶-2-基)-甲醇。